敘利亞沖突再燃!阿勒頗時隔8年再陷落,中東亂局添變
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依然在激烈交火。
在時隔8年之后,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攻入了敘利亞北部重鎮阿勒頗,甚至進入到內戰時也未曾攻下的街區,讓人始料未及。
時下,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的交火依然持續。沖突范圍已經從敘利亞西北部擴大到中部哈馬省。哈馬省是敘利亞政府軍的一道重要防線,位于哈馬省中部的哈馬市到首都大馬士革僅有約3小時車程。
此次沖突發展十分迅速,將一度降溫的敘利亞問題重新拉回國際社會的關注視野之中,也暴露出敘利亞的安全局勢依然復雜嚴峻。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鈕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利亞戰火的驟然升級和反對派武裝在阿勒頗市前所未有的“戰果”,與國際沖突的大環境、中東沖突的地區環境和敘利亞內戰的具體環境息息相關,“從敘利亞內部而言,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迄今,不同反政府武裝派別一直存在且長期以伊德利卜為據點;而在外部環境上,與黎以沖突以及俄烏沖突的膠著有著密切關聯。”
2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注意到敘利亞安全局勢變化。中國駐敘利亞使館已發布安全提醒,正密切關注當地局勢,要求當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在此,我們也提醒在敘利亞的中國公民強化安全防范措施,盡快撤離或轉移至相對安全區域,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與使館聯系尋求幫助。
敘利亞問題重回視野
11月27日,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停火協議終于生效。但也在同一天,戰火又在新的地方引爆,敘利亞反對派在該國西北部與政府軍交上了手。
11月30日,敘利亞軍方稱反政府武裝已進入阿勒頗。在沒有遇到太大抵抗的情況下就控制了市內大部分地區;政府軍撤走后,叛軍還占領了阿勒頗機場,以及阿勒頗附近數十個具戰略意義的城鎮。
阿勒頗市曾是敘利亞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擁有約200萬人口,在敘利亞內戰前還是該國的制造業中心。2016年底,敘政府軍收復阿勒頗市,被視作內戰關鍵轉折點之一。
而今這個經濟中心重又“陷落”。近幾日,阿勒頗多數商店都沒有營業,街上人煙稀少,但與此同時,有大量平民離家避難,出城路線交通繁忙。
“沙姆解放組織” (HTS)是主導本輪攻勢的敘反政府武裝,是長期盤踞于阿勒頗省和伊德利卜省的宗教極端勢力。“沙姆解放組織”的前身是“基地”組織在敘利亞的分支“努斯拉陣線”。2016年,“努斯拉陣線”斷絕與“基地”的聯系并以新身份登臺,目前被聯合國和美國等列為恐怖組織。
鈕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些反對派武裝長期伺機而動,利用敘利亞政府的麻痹心態和當前外部盟友不同程度陷入困境的特殊時間節點,對敘政府發動突襲。與此同時,這些反對派武裝一改此前相互傾軋的局面,成立統一的作戰指揮機構,在對敘利亞政府軍的作戰中形成了合力。
敘利亞軍方12月1日說,政府軍已加強在哈馬省北部的軍力部署,并已重新控制該地區一些城鎮,增援部隊也已抵達。此外,敘利亞空軍和俄羅斯空軍對敘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內反對派武裝的軍事設施及阿勒頗省東部地區的反對派武裝進行空襲,分別造成數十名武裝分子傷亡。
未來局勢走向何方
伊朗和俄羅斯是敘利亞的重要盟友,在內戰期間給予敘利亞以關鍵的支持。而在此次局勢突變后,他們再次表達了對敘利亞政府的支持。
據新華社報道,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2日分別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重申伊朗將繼續支持敘利亞。普京在通話中說,俄羅斯愿與伊朗互動合作,幫助敘利亞合法政府對抗“恐怖組織”。俄將利用一切可用的外交能力和渠道控制局勢,防止恐怖主義在這一地區蔓延。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后,土耳其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兩國2012年斷交至今。土耳其外長費丹2日在首都安卡拉與到訪的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舉行會晤。雙方一致呼吁敘利亞沖突各方避免緊張局勢升級。阿拉格齊此在大馬士革拜會了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表達了伊朗對敘政府的支持。
敘利亞沖突再起,既受到巴以、黎以沖突等中東其他地區局勢的影響,也會反過來對其產生影響。鈕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巴以沖突的持續外溢并造成黎以沖突持續升級,作為敘利亞政府有力支持者的黎巴嫩真主黨在以色列的打擊下受到重挫,一時間難以顧及看似局勢已經平穩的敘利亞。
鈕松還分析道,俄烏沖突的延宕也使得俄羅斯將注意力集中在俄烏戰場,而俄羅斯長期以來對敘利亞政府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與軍事支持。綜合以上因素,敘利亞政府實際上處在諸多關鍵盟友自顧不暇的特殊時刻。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吁敘利亞沖突各方立即停止敵對行動,保護平民,恢復聯合國推動的政治進程。古特雷斯敦促沖突各方必須保護平民和民用物品,包括允許逃離的平民安全通行。他說:“敘利亞人民已經忍受了近14年的沖突,他們應該擁有一個能夠帶來和平而不是更多流血的政治前景。”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m.qzcuacf.cn/post/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