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魏橋系”資產騰挪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
2025年1月6日晚間,宏創控股(002379.SZ)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魏橋鋁電、嘉匯投資等持有的山東宏拓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拓實業”)100%股權。值得注意的是,魏橋鋁電為宏創控股控股股東山東宏橋的全資子公司,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山東宏橋與宏創控股同屬于山東前首富張波家族實控的“魏橋系”。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宏拓實業總資產為1139.5億元,凈資產為486.16億元,估值更一度達到600億元。
對于此次資產重組,《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系宏創控股方面置評,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中研普華研究員邱晨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宏創控股目前正面臨業績增長瓶頸,亟須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轉型升級。近年來,宏創控股業績不佳,而宏拓實業作為鋁制品業務的核心資產,擁有龐大的資產規模和強大的盈利能力,收購宏拓實業可助力宏創控股在鋁加工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蛇吞象”式重組
根據宏創控股發布的公告,公司擬以5.34元/股的價格發行股份,購買魏橋鋁電、嘉匯投資、東方資管、中信金融資產等持有的宏拓實業100%股權。鑒于標的公司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本次交易的最終交易價格、上市公司向交易對方發行的股份數量均尚未確定。
宏創控股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前,山東宏橋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張波、張紅霞及張艷紅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本次重組交易對方之一的魏橋鋁電為山東宏橋的全資子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魏橋鋁電,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更。
公開資料顯示,“魏橋系”的產業遍及鋁業、熱電、紡織等領域,一度坐擁魏橋紡織(已私有化退市)、中國宏橋(01378.HK)、宏創控股三家上市公司。
自2019年張波兄妹三人執掌家族事業以來,“魏橋系”資本動作頻繁。2024年年初,魏橋紡織完成私有化退市。此后,“魏橋系”開始籌劃通過宏創控股進行資本騰挪。
早在2024年12月22日,宏創控股就發布了關于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的停牌公告。公告顯示,宏創控股籌劃通過發行股份購買魏橋鋁電、東方資管等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宏拓實業100%股權,此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但不構成重組上市。
“魏橋系”此次的資本操作,不僅是一起典型的集團內部資產上市案例,更將演繹一場A股市場的“蛇吞象”式收購大戲。
在此次資產重組的“主角”中,宏拓實業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冊資本78.70億元,是全球領先的鋁產品制造商及全球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商之一。其業務涵蓋了氧化鋁、電解鋁、鋁深加工的鋁產品全產業鏈,擁有電解鋁年產能645.90萬噸,氧化鋁年產能1750萬噸。
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宏拓實業2023年營業收入1291.40億元,凈利潤74.44億元;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499.09億元,凈利潤202.62億元;截至2024年年末,其總資產為1139.5億元,凈資產為486.16億元。截至2024年9月末,宏創控股的凈資產為19.78億元。而截至2024年11月30日,宏拓實業未經審計的凈資產為486.16億元,是宏創控股的20多倍。
對于本次并購的目的,宏創控股方面稱,旨在提升公司資產質量,改善財務狀況及盈利能力,打造全球鋁行業龍頭上市公司,提升整體價值,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回報中小股東。
面臨增長瓶頸
本次交易前,宏創控股的主營業務為鋁板帶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鋁板帶、家用箔、容器箔、藥用箔、裝飾箔等。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宏創控股實現營業收入25.59億元,同比增長27.48%;歸母凈利潤虧損5113.3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8117.95萬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33.38億元,凈資產為19.78億元。
事實上,近年來宏創控股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2020年至2023年,其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67億元、31.91億元、35.29億元、26.87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17.76%、34.79%、10.62%、-23.86%,起伏較大;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5億元、-7752萬元、2284萬元、-1.45億元。
宏創控股方面在2023年財報中曾表示,經營業績虧損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海外鋁消費疲弱,包裝容器鋁材需求面臨出口和去庫存壓力,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由于銷量、銷售價格同時減少,導致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加之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不利因素,造成較大虧損。
同時,宏創控股方面指出,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公司業績增長面臨客觀瓶頸,市場競爭能力相對較弱,亟須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轉型升級。
邱晨陽表示,宏拓實業作為鋁制品業務的核心資產,擁有龐大的資產規模和強大的盈利能力,收購宏拓實業可助力宏創控股在鋁加工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拓展業務范圍,形成集氧化鋁、電解鋁及鋁深加工的全產業鏈,提升鋁產業集中度,發揮產業一體化優勢,實現鋁產業鏈的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宏創控股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后,宏拓實業將成為其全資子公司。這將有助于宏創控股形成更完整的產業鏈,合理提升鋁產業集中度,發揮產業一體化優勢。
國聯證券方面指出,宏創控股堅持構建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格局,同時積極整合海外鋁土礦資源,上游氧化鋁業務不斷完善。宏創控股在確保自身成本穩定性的同時,通過外售氧化鋁,進一步增厚利潤。考慮到氧化鋁價格大幅上漲,宏創控股盈利彈性有望持續釋放。
市場前景幾何?
鋁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新能源汽車、建筑等領域,有助于實現輕量化和成本節約,在部分應用領域能逐步替代鋼、木材、銅等材料。
宏創控股分析指出,國內電解鋁產能上限因政策因素被限定在4500萬噸/年左右。2023年,中國原鋁消費量達4284萬噸,同比增長4.3%,占全球61.1%;電解鋁產能4443萬噸,產量4166萬噸,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鋁生產與消費國,鋁行業對經濟貢獻顯著。在高質量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中,鋁行業的發展也在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和環保升級。
2024年12月12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強調,中國鋁加工行業面臨產量增長、消費波動、出口強勁、盈利下降、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發展、產業鏈競爭力強和供應鏈安全等現狀。
“近年來,鋁加工行業保持穩定增長,出口潛力強勁,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消費電子引領行業發展,尤其汽車行業成為支柱產業,政策支持持續。”宏創控股方面表示,隨著科技進步,鋁在汽車輕量化中作用凸顯,行業競爭力增強,尤其是在智能化生產和大飛機制造方面。
邱晨陽認為,全球鋁市場競爭激烈,行業間并購成為一種趨勢。通過并購宏拓實業,宏創控股將擁有更完整的鋁產業鏈,成為全球鋁行業領先上市公司,有效提升產能與市場影響力,加速其在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方面的進程。同時,宏創控股可以吸收和借鑒宏拓實業在鋁制品業務中先進的技術和研發能力,加大在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投入,推動公司向創新驅動型企業轉變,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宏創控股方面強調,宏拓實業在山東電解鋁生產基地附近配套建設氧化鋁生產設施,實現了氧化鋁與電解鋁的集中生產,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倉儲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時,氧化鋁自產可以有效避免價格波動帶來的成本風險,確保了電解鋁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宏拓實業的氧化鋁年產能達到1750萬噸,實現了氧化鋁權益自給率超過100%的目標。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m.qzcuacf.cn/post/3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