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證監會,聯合發布!
【導讀】強調對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全流程監管,財政部、證監會聯合發布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1月10日,財政部、證監會發布關于征求《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修訂征求意見稿加強對執業質量的關注引導,強調對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全流程監管,這對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更好地服務資本市場發展和維護審計市場秩序將發揮積極作用。
加強對執業質量的關注引導
為進一步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監督管理,規范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行為,財政部、中國證監會對《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管理辦法》(下稱《辦法》)進行了修訂,研究起草了《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
主要修訂內容如下:
一是完善備案要求,加強對執業質量的關注引導。優化首次備案要求,提出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首次備案的五方面要求,引導會計師事務所加強一體化管理和質量管理,提升職業責任風險承擔能力,強化信用約束。
二是完善管理閉環,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全流程監管。完善重大事項備案、年度備案要求,在首次備案基礎上關注會計師事務所是否持續符合備案要求,增加注銷、整改等管理流程,實現進出有序,并通過聯合核驗等方式維護備案嚴肅性、提升監管有效性。
三是加強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和監督管理辦法》《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信息披露規定》等的銜接協調,對有關附件樣式、備案信息填報流程以及文字表述等作了修改完善。
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
更好地服務資本市場發展和維護審計市場秩序
會計師事務所為證券發行、上市、掛牌、交易等業務活動提供專業服務,對資本市場會計信息等發揮審計鑒證作用。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精神,2020年7月,財政部、中國證監會印發《辦法》,對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由審批管理改為備案管理。備案制改革對增強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活力、促進公平競爭,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和財會監督的不斷深化,《辦法》也有一些內容還需完善:
一是備案管理要求需完善。一些內部一體化管理和質量管理不健全、職業責任風險承擔能力不夠、執業人員和執業能力與從事業務不匹配的會計師事務所進入證券服務市場。個別會計師事務所盲目承攬高風險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損害投資者利益。
二是備案退出機制不完善。部分主動要求取消備案的、實際未開展證券服務業務的以及依法被暫停執業的會計師事務所不能及時退出。
國辦發30號文提出,依法加強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監管,科學合理確定會計師事務所從事上市公司等特定實體審計業務的具體要求。新“國九條”提出,必須全面加強監管,確保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進一步壓實發行人第一責任和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為此,需要對《辦法》加以修訂,更好地服務資本市場發展和維護審計市場秩序。
2024年以來,財政部、中國證監會在總結近年來《辦法》實施情況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研究起草《辦法》修訂稿草案,并通過座談交流等方式,聽取證券交易所、會計師事務所、專家學者等各方面意見,修改形成《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主要堅持以下思路: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財會監督、全面加強金融監管的決策部署,聚焦部分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勝任能力不足、執業質量不高等關鍵突出問題,通過改進備案管理、規范行業秩序,督促會計師事務所加強內部管理和質量管理,提升執業質量,有效發揮執業監督作用。
二是完善管理要求。優化完善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管理流程,加強備案后的持續管理,建立完善退出機制,推動形成有進有出、動態有序的備案管理格局。
三是注重協調貫通。加強備案管理與注冊會計師行業法律法規、資本市場管理要求的協調銜接,完善優化協同監管機制,形成監管合力。
編輯:晨曦
校對:王玥??
制作:艦長
審核:木魚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m.qzcuacf.cn/post/3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