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中的千億光大永明人壽!56歲董事長卸任,精算出身張晨松如何力挽狂瀾?
來源:險企高參
原標題:漩渦中的千億光大永明人壽?!繼總經理出走之后,56歲董事長卸任;三年虧32億,凈資產墊底銀行系險企;精算出身張晨松如何力挽狂瀾?
光大永明人壽孫強不再擔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晨松暫代相關職責。
近日,《險企高參》綜合多方信源了解到,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永明人壽),宣布孫強不再擔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晨松暫代相關職責。
今年以來,光大永明人壽“一二把手”均有變化。先是在3月劉鳳全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8月總精算師張晨松獲批出任總經理,而今孫強又即將卸任董事長。
孫強是位從銀行轉型到保險的人才,在擔任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之前,曾在光大銀行供職超20年,更早之前還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任職。
張晨松則是位優秀的“精算大佬”。曾起草過《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指引》《人身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實施指引》等內容,還建立過中國首個市場一致性內含價值模型。加入光大永明人壽已有11年。
對于光大永明人壽來說,在業績表現不盡人意的情況下,選擇精算師當總經理或是一種求穩定舉措。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光大永明人壽凈利潤為-12.86億元,同比下降582.30%,最近三年累計虧損近32億元,此外,凈資產也出現縮水,由今年上半年的53.63億元,縮水至三季度的46.87億元。把成績單放在十家“銀行系”險企中橫向比較,其總資產排在第八位,凈資產墊底。
1
人事地震:董事長或將卸任,張晨松代行職責
光大永明人壽人事巨變進行時。
今年以來,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和董事長相繼換防。3月劉鳳全卸任總經理,8月張晨松正式獲批總經理的任職資格。12月,孫強不再擔任光大永明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晨松暫代相關職責。
孫強出生于1968年11月,曾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之后加入光大銀行任職超過20年,隨后調任光大永明人壽。完成了從“銀行人”到“保險人”的轉型。
資料顯示,孫強畢業于北京大學概率統計專業,貨幣銀行學專業碩士學位。曾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調查統計司、辦公廳、國家外匯管理總局、廣東省汕頭市人民銀行工作。之后于1997年加入中國光大銀行,歷任廣州分行珠海支行副行長、汕頭支行行長,總行監察保衛部總經理助理,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同業機構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總經理,公司業務部總經理,行長助理等職務。于2018年3月升任該行副行長,是年紀最輕的副行長。2020年5月19日,孫強因工作調整辭去副行長職務。次日,孫強接任光大永明人壽黨委書記、提名董事長人選。同年九月擔任董事長。
隨著孫強的卸任,總經理張晨松暫代相關職責。
“70后”張晨松,擁有中國、北美、英國精算師職稱,理論經驗和實踐經驗都非常豐富,不僅參與起草過險企風險管理的文件,還在泰康人壽、光大永明人壽擔任過精算師、總精算師等職,其中在光大永明人壽擔任總精算師就有11年之久。
張晨松1974年1月出生,現任光大永明人壽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首席風險官。1996年畢業于南開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9年又在南開大學保險與風險管理系畢業,獲得金融學碩士,同年加入泰康人壽精算部,2004年,作為風險管理負責人籌備泰康風險管理部,次年擔任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在泰康人壽工作期間,先后獲得北美精算師、中國精算師等職稱,并去歐洲學習過風險管理。
在擁有學術經驗及工作經驗之后,職業生涯得到新機遇。2007年,受保監會委托,張晨松作為主要起草人參與起草《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指引》,2008年又建立中國首個市場一致性內含價值模型,同年,由于在中國風險管理領域的開創性工作,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北美精算師協會為經驗豐富從業者頒發的北美注冊風險分析師認證的風險管理工作者。次年還獲得英國精算師職稱。2010年,再受保監會委托,起草《人身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實施指引》。
三年后,張晨松加盟光大永明人壽,至今已超過11年。2013年7月至2024年6月任總精算師;2014年7月任總經理助理;2018年12月任臨時財務負責人;2019年5月任副總經理;2019年5月至2023年3月任公司財務負責人;2024年8月30日任總經理。此外,張晨松還兼任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國精算師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保險學會理事。
值得注意的是,張晨松與前任總經理劉鳳全不同,張晨松是精算師出身,而劉鳳全是標準的業務出身。劉鳳全在擔任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之前,曾任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團險銷售部副總經理,團體業務部總經理,貴州省分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湖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中國人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等職。
誠然,今年以來,由精算師出身擔任要職的勢頭逐漸崛起,側面說明了保險行業正在經歷從粗放式增長到精細化經營的轉型。而精算師和業務負責人的某些差異,成為了行業轉型急需的人才。
2
三年虧掉近32億元,單季度凈資產縮水近7億?
近幾年,光大永明人壽不僅凈利潤出現下滑,放在十家“銀行系”險企中表現也不算出色,其總資產排在第八位,凈資產墊底。
自2022年以來,光大永明累計虧損31.89億,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虧損雖有收窄,但2024年前三季度虧損幅度逼近去年兩倍。此外,凈資產也出現縮水,由上一季度的53.63億元,縮水至46.87億元。
今年第三季度權益市場一片繁榮,眾多險企收益頗豐,在此背景下,光大永明人壽前三季度累計總投資收益率為3.61%,較去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累計綜合投資收益率為5.32%,較去年同期上升1.17個百分點。但是,單第三季度凈利潤為-4.19億元,還是虧損。
據2024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綜合退保率居前三的產品中,報告期內退保規模占年度累計退保規模的44%;退保金額居前三的產品中,報告期內退保規模占年度累計退保規模的31.74%。
再向前看,2023年年報顯示,光大永明2022年退保金較2020年增長331%至28.13億元。2023年退保金下降約50%至14.6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光大永明人壽多款產品退保率超過50%,2022年和2023年,光大永明人壽退保金額居前三位的產品累計退保分別為19.7億元、11.5億元,占退保金的比重很大。
在此基礎上,光大永明人壽提取的保險責任準備金亦不斷增加,2021年至2023年其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分別為98.33億元、101.29億元、115.8億元。并且光大永明人壽作為銀行系險企,銀保渠道自然是其主要銷售渠道,2023年利潤表中分出保費也有較大上升,由2022年的2.19億元同比上升約3700%至83.24億元。
盡管責任準備金、退保金增加,但光大永明人壽幾乎全部采取現金分紅,可紅利實現率不甚理想。據光大永明人壽披露的2023年度分紅保險紅利實現率來看,其中共披露了39款分紅險產品的現金紅利實現率,其中最高的為115%,最低的有三款產品同為19%,分別是光大永明金保安盈年金保險(分紅型)、光大永明金保鴻利兩全保險(分紅型)、光大永明鑫璽人生年金保險(分紅型),而上述產品去年的分紅實現率分別為161%、167%和100%;另外,光大永明人壽去年有6款產品分紅實現率達成目標,超過100%。
此外,2024年第三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5.49%,較上季度上升1.37%,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2.19%,較上季度下降5.52%。2024年一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BB、2024年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BB。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m.qzcuacf.cn/post/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