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兩會積極部署新型城鎮化,釋放哪些信號?
記者 辛圓
地方兩會正在密集召開,不少地方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部署了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
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1月20日上午開幕。會議聽取了省長施小琳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報告。報告提出,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科學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在部分人口數量較多、城鎮化水平低的縣重點突破。
報告特別提到,聚焦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會保險等問題,支持常住地加大基本公共服務投入,讓有意愿的進城農民工在城鎮落戶,推動未落戶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
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開展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縣城城鎮化水平提升、長春都市圈培育、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4項行動。健全城市規劃體系,促進未落戶的常住人口與城鎮戶籍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
報告同時提到,要完善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引導商貿流通企業在農村布局網點。落實邊境村人口穩定政策措施,加快污水管網和新能源取暖建設,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開展好5個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
廣西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積極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深入挖掘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巨大潛力,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
報告還指出,要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推進居住證持有人在常住地享受更多就業、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完善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
遼寧省提到,要因地制宜推進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培育壯大工業單項冠軍縣5個、工業強縣5個、消費品工業特色鎮10個。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有序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建立健全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機制,讓更多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穩定就業、安心生活。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m.qzcuacf.cn/post/3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