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華:建議2025年“兩新”補貼政策進一步細化,加強對商用車的補貼力度
專題:2024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暨《中國經營報》創刊40周年論壇
12月10日-12日,“2024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暨《中國經營報》創刊40周年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新動能與新引擎: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出席并演講。
陳士華談到,數據顯示,11月汽車月度產銷量均創了歷史新高,新能源車當月的產銷量首次超過了150萬輛。據測算,今年“兩新”補貼政策對汽車產業增長的拉動作用大概在150萬輛。明年的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建議相關促消費政策延續。
此外,他指出,商用車市場仍然面臨巨大的壓力,這方面確實和經濟有密切的關系,和房地產和基礎建設等等都有密切的關系。他認為,今年的“兩新”政策對商用車的拉動政策并沒有那么明顯。“協會在9月份給國務院提了建議,希望明年的政策如果實施的話能夠考慮輕型貨車的‘兩新’政策。”
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加速轉型步伐進一步加快。現在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快速轉型還是以市場+政策促進,關鍵還是市場,還是供給能力的提高,供給的產品好,這才是消費者愿意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最主要原因,而不是政策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國內的乘用車現在已經連續六個月占新車的銷量超過了50%,陳士華指出,“如果說一個車型在10%的時候,大家可能覺得還處于培育的階段,我們現在超過了50%,證明我們的車型確實是已經比較成熟了,我們的產業轉型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功。”
談及合資企業,陳士華表示,應該重視合資企業的發展。一方面合資企業確實有它的優點,是值得中國品牌企業學習的。第二方面,合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是合作共贏,是中國企業走向海外非常重要的基礎。
針對明年的汽車產業市場,陳士華從協會的角度給出四個方面的政策建議:
第一方面,促消費的政策。第一,希望不是政策一年一年的出,最好在當前的環境下有必要出三到五年的政策。第二,以舊換新的“兩新”政策要做細化。“現在買新能源汽車兩萬,如果買其他的汽車也給兩萬,確實力度很大,幾萬塊錢可以買到很好的車,但是對經濟整體的增長作用并不是那么明顯,政策需要進一步細化。還有商用車的政策希望加強。”
第二方面是企業出海。之前大部分都是靠企業自己自發性的市場行為。現在從國家層面已經高度重視,從協會角度來講也在做工作,比如建立海外中心,將來在某些重點地區建立自己的派出機構。因為各企業走到海外以后需要這么一個平臺進行交流,進行協商,來共同促進共贏的發展。
第三,智能網聯生態的建設。雖然這方面現在面臨著各方面的打壓,但是企業對于智能網聯研發確實越來越熱衷,也是考驗一個企業或者決定一個企業未來競爭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相信盡管外部環境非常的惡劣,但是中國的企業一定會取得成功。”
最后一點,動力電池的高質量發展。希望明年的市場能夠健康發展,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保證質量的提高。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m.qzcuacf.cn/post/8635.html